20201014.jpg

蟯蟲跟環境大有關係
牠會經由飲食、灰塵、物品接觸來傳播
衛生條件越差,得到蟯蟲的機率就越高

 

文/焦糖綠玫瑰 caramelgreen

 

當孩子從親師資料夾,拿出那透明小貼紙的時候,媽媽我不禁露出了詭異的笑容:「終於到了這一天,要做蟯蟲檢查啦!

 

猶記得,30多年前,剛上小一的我,某天早上被手持一張牛皮卡片的母親抓著,猛然脫了褲子就往屁股戳,她沒有事先說明就突如其來,我當然不知所措,更無法好好配合,只見母親怎麼沾都兩側的肉被夾住,遲遲無法沾到肛門口,氣急急的樣子,讓我從此對蟯蟲檢查產生了奇怪的陰影啊!

 

我得承認,孩子上小一沒多久,我默默想起「應該快要做蟯蟲檢查了吧?」這次竟然有點期待的感覺(驚?!)一來想知道,小孩會不會跟我當年一樣囧臉、沾不到,二來也想做點心理舒緩的實驗,於是,知道要替孩子沾之前,便提前2天做了心理建設,包括「為什麼要拿貼紙黏屁股呢?又要怎樣配合,才能快速解決?」

 

我跟孩子解釋,蟯蟲是一種白色的寄生蟲,因為形狀細長,所以又稱「針狀蟲」,牠會待在大腸、小腸、直腸,靠食物殘渣跟人體血液存活,晚上的時候,蟯蟲會從腸子出來,跑到肛門附近周圍產卵,所以得到蟯蟲的患者,肛門會覺得癢癢的。

 

根據研究指出,3歲到7歲的兒童,因為吃手、咬指甲等衛生習慣不好,所以是患蟯蟲的高危險群,而「蟯蟲檢查就是利用貼紙的黏性,在起床後、尚未如廁前,用檢查紙在肛門口沾黏數次,把蟲卵採集下來,再交給專業人員進實驗室尋找蟲卵。

 

蟯蟲跟環境大有關係,牠會經由飲食、灰塵、物品接觸來傳播,衛生條件越差,得到蟯蟲的機率就越高,但其實台灣近二十年來,因為衛生環境跟衛教做得好,患蟯蟲的比例已經很低了,現在做蟯蟲檢查就是例行公事,不用太恐慌,若是真的需要複檢、治療,也只要二次投藥就好。

 

等孩子聽過蟯蟲檢查的由來後,他們將理解為什麼大人要把貼紙黏向自己的肛門,知道這是採集行為後,就比較不容易害怕,也更能配合張開臀部,讓大人快速採到樣本,我得說,我採我小孩的,比我媽採我的經驗要好太多了(笑)

 

另外,雖然現在普遍患病的機率不高,但家長還是要注意環境衛生,像蟯蟲怕曬太陽,所以我們要經常讓室內通風,把孩子接觸到的寢具、衣服,常拿去日曬殺個菌,內衣褲更不要不洗就重複穿,玩具也別忘了勤消毒,更重要的是,注意孩子的衛生自保意識,協助他們改掉吃手、咬指甲、抓屁屁的習慣。

 

最後,講個冷知識,您知道嗎?小學用的蟯蟲檢驗紙,其實全台沒有統一,所以新北市採用全透明的兩日貼紙,但台北市政府用的是牛皮材質、中間有透明貼紙的卡片,很妙吧!

 

 我是不婚媽媽「焦糖綠玫瑰」,唱片線記者出身,現職網路專欄作家。從小在傳統菁英教育之下成長,心思細膩敏感的我,如何邊工作、邊教養那精力旺盛的牡羊女兒DAHLIA呢?期待與您分享我的堅持:「焦糖綠玫瑰caramelgreen」粉絲團「焦糖綠玫瑰caramelgreen」部落格

 

arrow
arrow

    焦糖綠玫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